來馬爾它的旅人或者知道這裡跟基督教的騎士團有關,但不清楚來龍去脈。我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介紹了一本書,這本書細說地中海諸國四千年以上的歷史,包括地處地中海中央的馬爾它。因為馬爾它歷史相當悠遠,我們在馬爾它安排看一場稱為"馬爾它印象"的影片,這不是類似中國的印象系列大型表演,而是在短短五十分鐘把馬爾它的歷史配合景點與圖片做瀏覽式的介紹。我這篇先簡單利用這影片,摘要馬爾它自新石器時期到中世紀的歷史、包括騎士團的淵源、也介紹今天馬爾它首都瓦雷塔與附近地區的樣貌,作為下一篇分享馬爾它港遊船的背景資料〜
新石器時期
馬爾他有三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列的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首都瓦雷塔、屬於新石器時期的巨石神廟組(包含六個神殿遺址)、與一個新石器與銅器時期交接的古墓。所以介紹馬爾它要從首先5000--6000年前這裡新石器時期的原住民文化,圖騰,石洞開始:
這幾張照片出現的豐臀大胸人像被視為是馬爾它豐饒女神的代表:
而巨石陣的圖像則是馬爾它鑄造的1、2、跟5分歐元背面的圖案:
腓尼基與迦太基時期
因為馬爾它的原住民並沒有留下文字,所以考古學家對他們所知甚少。到了西元前1000年左右,來自地中海東岸今天黎巴嫩地區的腓尼基人因為貿易也來到這裡:
版主曾經介紹過很多次腓尼基人以擅長用地中海的海螺提煉紫色染料,所以影片開始介紹就用這個意象:
腓尼基王國在亞歷山大大帝(西元前四世紀)來時被滅;但是由腓尼基人殖民發揚光大母國文化與航海版圖的迦太基人因地利之便也佔領過馬爾它:
羅馬時期與基督教
到了西元前2世紀,羅馬帝國決心將迦太基徹底毀滅,之後馬爾它便成為羅馬的屬地:
P.S.關於迦太基與羅馬歷史,請參見版主突尼西亞系列文章:突尼西亞之旅(3):第二次布匿戰爭、漢尼拔的戰象、與柏柏騎兵
羅馬統治下的馬爾它似乎只是地中海航運的中繼點,直到西元一世紀這裡發生了一件事,從此馬爾它成為西方世界信仰基石,這事件就是使徒保羅在馬爾它發生船難〜
根據新約聖經【使徒行傳】第27-28章記載,當保羅被羅馬兵押解前往羅馬受審判的路上,他們搭乘的船隻遇到海上風浪,將他們從克里特島附近的亞得里亞海中吹來吹去 最後船隻撞上一個島,就是上帝啟示保羅他們會平安度過地中海風浪的地方;因此他們的船隻飄了14天後,船就撞上了馬爾它。
保羅被押解前往羅馬路線(網路下載):
到了馬爾它島上,因為保羅行了神蹟,不但被毒蛇咬了沒事,還把當地族長家人與其他人的惡病都治好了;因此島上居民就信了基督教。(保羅在島上待了三個月後才繼續前往西西里島。)
從這個聖經記載看,馬爾它是早期就轉信基督教的地區之一。考古學家也在島上發現屬於基督徒早期墓穴的稱為蜂巢式的墓穴群(這種墓穴在敘利亞與羅馬發現許多):
因為保羅來此,所以現在整個馬爾它有很多以保羅為名的教堂或地名,我找到一個網站上就有20多個以保羅為名的景點,包括保羅灣、保羅島、保羅洞、保羅墓穴、與各種保羅教堂!
伊斯蘭與阿拉伯時期
馬爾它從西元前二世紀一直到西元八世紀都是屬於羅馬轄下被歸入西西里省的小地方。到了西元八世紀,拜占庭轄下管理西西里地區的總督反叛,引進來自突尼西亞的伊斯蘭政權(以開羅安為首都的王朝)共同推翻拜占庭的統治。自此伊斯蘭佔領馬爾它,統治二百多年。此時在伊斯蘭統治下的馬爾它人只要願意繳交宗教稅,仍可以保有原來的基督教信仰。
阿拉伯人擅長於旱地建立灌溉系統,因此引進新的農業技術到馬爾它島上,讓這個缺水的地方竟然可以種植橄欖與葡萄等作物:
阿拉伯人在馬爾它留下很多地名,去過其他中東伊斯蘭國家的人在馬爾它看到這些地名必定覺得挺熟悉的〜
事實上阿拉伯文混和了原來馬爾它人講的西西里方言,在9世紀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馬爾它語,這個語言也是現在馬爾它的官方語言之一(另一個是英文)。馬爾它語是歐洲唯一的閃語語系語言。
諾曼王朝
阿拉伯人統治馬爾它約二百多年,西元十一世紀來自維京的諾曼人入侵;這個由諾曼人建立的王國最有名的是羅傑二世國王,他雖然信仰基督教,卻深受阿拉伯與伊斯蘭文化影響。所以在諾曼人統治下,島上仍然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文化並存。
"馬爾它印象"的電影用下面這個貝葉掛毯象徵諾曼人:
P.S.貝葉掛毯是諾曼文化最有名的象徵,關於諾曼人與維京人更多介紹請參見我前文:維京人三部曲:從西西里的諾曼人(Normans)說起,追、追、追、到冰島的維京人(Vikings)
騎士團時期
統治西西里+馬爾它的諾曼王朝最後的公主嫁給了來自日耳曼的皇族,開啟了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統治這裡的歷史。
隨著伊斯蘭勢力的高漲,西元十三世紀,原來以巴勒斯坦的亞克為據點的醫療騎士團被伊斯蘭王朝逐出亞克,他們先退到塞普路斯,但是因為與統治塞浦路斯的王朝不合,因此改佔領羅德島為基地。
P.S. 更多亞克的騎士團介紹請參見前文:以色列、約旦之旅(二十四): 十字軍東征的主要據點〜亞克古城(Acre)(上)
羅德島的騎士團景點介紹請參見前文:奧捷希特殊團(三): 從希臘(Greece)說起〜羅德島(Rhodes Island)的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羅德堡鎮(Rhodes Fortification and Palace)(下)
雖然鄂圖曼土耳其第一位偉大的蘇丹"征服者莫罕默德"沒把羅德島打下,西元16世紀鄂圖曼土耳其的第二位最有名的蘇丹蘇萊曼大帝成功將醫療騎士團逐出羅德島!
失去羅德島的騎士團在地中海尋找新據點,最後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手上租下馬爾它,但不久就碰到鄂圖曼的蘇萊曼大帝下令進攻馬爾它(圖中的查理五世是文藝復興時期大畫家提香的繪畫)...
西元1565年,鄂圖曼指派帝國最厲害的海軍將領Dragut與約四萬名的海陸軍隊與船隻攻打馬爾它。(Dragut與另外稱為巴巴羅薩(紅鬍子)的帝國海軍將領都是從海上掠劫基督教船隻很有名的大海盜出身,之後介紹突尼西亞與阿爾及利亞時再詳述。)當時馬爾它的騎士團與幫手只有約6000人應戰卻守住了,也因為這樣打破鄂圖曼永遠不敗的迷思,因此這個"馬爾他大圍城"(Great Siege of Malta)戰爭被法國大文學家伏爾泰稱為"史上最偉大的戰爭"!
下圖右邊這位蘇萊曼大帝的繪畫也是提香畫的:
為了應付鄂圖曼的進攻,騎士團早在馬爾它島上建了無數的碉堡與城牆,而鄂圖曼的攻擊重心是以打下馬爾它首都瓦雷塔的碉堡為主〜
這個地圖是1565年鄂圖曼大圍城的示意圖(維基百科下載):
總之,西方基督教世界看到鄂圖曼百年來勢如破竹的占領地中海東岸許多據點早已非常驚恐,因此在馬爾它的請求下派了一些救援軍。不過戰爭也因為鄂圖曼內部為了不同戰略分裂,而原來任首將的Dragut又被砲彈碎片打到死亡,因此最後鄂圖曼傷亡慘重而撤軍。這個結果為基督教世界打敗伊斯蘭世界打了一劑強心針!這場戰役中領導騎士團的主將是大騎士瓦雷塔(Jean Parisot de Valette),戰後他繼續主導馬爾它的防禦工事,所以首都就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
Dragut對上瓦雷塔:
另外因為此戰一役為馬爾它成為基督教世界守護者立下模範,今天馬爾它鑄造的1、2歐元硬幣背面還是以騎士團的徽章為標誌(照片網路下載):
瓦雷塔的防禦
直到現在我們到馬爾它瓦雷塔與附近海灣參觀,看到許多的城牆,都是中世紀為了防禦伊斯蘭再度入侵而建。我先簡單分享一下網路下載的圖片說明,下篇再介紹實際遊覽見到的景觀。
維基百科下載空照圖看瓦雷塔與兩側的港灣:
(圈橘色的是三個比較突出的地標:右邊是Carmelite church,左邊是大騎士堡供宮殿,上方圓圈是有卡洛瓦喬名畫的聖約翰副主教堂)
從維基百科下載衛星地形圖:
(右邊圈紅圈的是馬爾它最有名的兩個城堡-瓦雷塔的St.Elmo與St.Angelo堡。左邊的小圈圈處是1980年代中國幫馬爾它建的貨港;對照兩個碉堡是16世紀鄂圖曼來襲時兵家必爭之地,中國人在20世紀用錢就侵門踏戶了!)
維基百科下載的馬爾它瓦雷塔空照圖:
整個瓦雷塔都有城牆保護,最尖端是St.Elmo堡,為的是防禦16世紀鄂圖曼來勢洶洶的侵略。"1565年大圍城"(Great Siege of Malta)時,騎士團在此力守一個多月,此役鄂圖曼發動四萬多人與船隻攻擊,馬爾它只有2000多人力守這個堡。
網路下載瓦雷塔西邊的這個海灣,右邊上方是另一個力守鄂圖曼來襲的城堡St.Angelo堡:
中世紀的馬爾它地圖:
中間棋盤狀的城市就是首都瓦雷塔,瓦雷塔的前端扼海灣處我圈紫色的就是St.Elmo城堡,西邊突出海灣的紫色圈圈處是St.Angelo城堡。最內灣我畫圈圈的就是20世紀被中國統包的中國港口。
下篇我再配合坐船出海看到的景觀說明瓦雷塔與海灣的現代樣貌〜
〜〜跟著Amy去旅行,深度優質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