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金門之旅的後兩天住在水頭民宿,因為坐觀光巴士都要到金門縣政府所在的金城鎮公車總站搭公車,所以這兩天就慢慢把金城鎮著名的後浦老街景點走一走。
金城鎮舊稱後浦,自唐朝就有城鎮記載,現今所謂古城主要就是地圖上的這個範圍,大多建築是清代留下來後再修復的。
(後浦小鎮地圖)(網路下載)
金門的觀光局規劃了一個後浦小鎮觀光路線,有導覽員帶路,每天晚上7點半從市中心總兵署開始,有兩小時免費的小鎮古蹟導覽行程,這行程的路線圖如下:
(金門觀光局規劃導覽路線)(網路下載)
不過俗話說的好:「魔鬼總在細節中」;我們在金門的第三天晚上聽了20分鐘的導覽,但因為沒法適應導覽講解員的口音與語調,以致沒法掌握導覽員講解的重點,加上當日又逢冷氣團來襲氣溫超低溫,所以決定放棄跟導覽走這個行程,改成自己隨便看看。
第四天晚上我們想說再去一次總兵署看看是否有不同的導覽員,或許我們比較會聽得懂不同的導覽員講解;結果竟然當天時間到了導覽員卻沒出現,急的觀光局人員連忙打電話聯絡〜 所以我們看看還是決定放棄跟這個行程,自己走去參觀相關景點,以下就加減分享一些後浦小鎮的景點照片,但因沒聽啥導覽,因此僅附上簡單解說。
根據金門觀光局規劃的行程,第一個景點就是總兵署:
總兵署模型
金門總兵署最早設於清朝康熙年間,屬於總兵與衙門合辦之處;後來民國時期移作縣公署,後又移作警察局,直到兩岸關係和解後金門觀光局才將此處修復開放觀光,整個建築修得很漂亮,夜景拍起來很美。
大門
第一進:院子與大堂
側廊
第二進內署,有模型展示當初辦公情況
第三進:大堂與辦公處後面是總兵住處;這假人像不像歷史劇的老爺與夫人?
地下室改為監牢展示間(原先並不是做監牢使用)
五刑解說表
監牢內有假人,晚上四下無人參觀時乍看會被嚇一跳
地圖上看來雖然似乎有一段距離,其實總兵署附近就是模範街,算是後浦最有味道的一條老街吧〜
模範街上店家門口別有特色
模範街底與莒光路交口附近是邱良功母節孝坊,從莒光路這面照比較光亮:
這個節孝坊是金門唯一的國家一級古蹟,建於1812年,有「台閩第一坊」的美譽。此牌坊是為表揚清朝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的母親許氏堅貞守節二十八年,撫育獨子成為國家棟樑,教子有功,可為鄉梓的楷模。因為牌坊兩面寫的字不一樣,所以我白天照了晚上背光的那面一起參考:
邱良功母節孝坊附近有很多傳統小吃店:
吳家蚵嗲(蠻好吃的)
做蛋捲的老店
另外金門有名的金永利、金合利鋼刀在這附近也有分店。
莒光路是後浦主要街道之一:
莒光路上的這家【存德中藥行】就是我之前在介紹水頭金水國小文章貼的那個幫南洋華僑匯錢跟轉信的藥房。
我們要去浯江書院,經過陳氏宗祠,陳姓是金門第一大姓,這個是金門陳氏總祠,建於清朝光緒30年(西元1904年)。
這應該是後浦武廟外觀
浯江書院外觀
浯江書院建於乾隆年間,先是做為金門的文衙門(相對前面的總兵署是武衙門),後移入朱熹像作為朱子宗祠,又將部分闢為書院,清末做小學堂,民國初始改為小學。 此處在民國56年曾經重修,還請過錢穆來此演講朱子學術,不過現在的建築很大部分應該都是民國90幾年後修的,我就分享一些照片〜
朱子祠內
這木頭花窗應該是舊的
走出浯江書院,隨便晃晃〜
這是奎閣
奎閣建於清朝道光年間,主要供奉掌管文采的魁星,不過我們晚上經過,就沒有進入參觀了。
奎閣旁是陳詩吟洋樓,相當頹圮。這棟樓房是到星加坡從商的金門人陳詩吟在民國20年左右起建,但是並沒有看到房子建好就去世了。 我不知道這樓可不可以進入參觀,但是因為我們晚上經過,當然也是照照外觀而已〜
上面介紹的幾個景點都是金門觀光局夜晚行程會經過或參觀的點。另外因為我們白天也走了後浦小鎮其他地區,因此一併將白天的照片也貼一貼分享。
北鎮廟:這廟供奉玄天上帝,據說是一位金門的老太太從北京請來的神像駐足此地不走而興建。
金合利鋼刀店
小街一景
~~跟Amy行萬里路, 深度優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