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介紹了觀光巴士A線的景點,也是金門閩南建築最大聚落水頭,接著我們去下一個景點是文台寶塔。
文台寶塔建於明朝洪武年間(1387年),在金門的三個明代寶塔(太武山倒影塔、水頭茅山塔、文台寶塔)之中是唯一真正沒有重建的真正古蹟。
文台寶塔位於金門古城牆旁,當兩岸軍事對峙時,國軍將古城牆石頭拿來作為防禦工事使用,直到2007年才將古城牆重修一段作為歷史的說明與紀念〜
(古城牆重修說明版)
(古城牆修復一小段)
匆匆照照文台寶塔,我們觀光公車A線下一站(也是最後一站)是到金門西南端的翟山坑道參觀。
話說兩岸對峙時期,在1949發生了【古寧頭戰役】,共軍9000多人直接攻上金門;後來在1958年共軍又發動【823砲戰】,在短短的兩個月內發射了超過47萬枚砲彈到金門,造成國軍至少2000多人死亡、失蹤或受傷,損失數十台軍車,擊沉7艘軍艦,擊落18架軍機等等… 【823砲戰】之後的20年間,共軍又施行「單打雙不打」的炮擊策略,因此在這期間金門島、與小金門兩地國軍軍需的運補變成重要的工作。翟山坑道就是因應需要開鑿的,主要是要將物資從金門運送到小金門時,停放運送船隻不被共軍發現之用,以免共軍砲轟截斷兩島的運補。
上面照片說明版上的A字型坑道可以停泊這樣的運輸船達四十艘〜
金門運送物資的L.C.V.P.運補船是美軍二次世界大戰後退役的船隻:
進入景區先看到這個簡單的軍營與儲放物資區域
坑道入口長這樣〜
入口寬度6公尺的坑道: 一進坑道右手邊是駐守官兵的軍舍。(據說此地春、夏兩季很潮濕,早上官兵起床被子都是濕的,所以後來把軍舍移到剛剛出口經過的外面。)
因為是要停泊運補船,所以內部非常寬敞:
下了階梯就是A字型水道坑道,這裡是A的頂點;可惜觀光公車停留時間太短,導遊只帶我們走A的比較短的一邊,沒走完坑道全程。
整個坑道鑿開花崗岩壁引海水作水道,所以坑道壁的花崗岩鑿痕訴說開挖坑道的艱辛!
坑道花崗石前面偶有當初爆破時裝置炸彈的爆破孔〜
坑道內的水倒映著坑道花崗岩壁與燈光很美〜
坑道出口是海,所以有閘門控制水位,以免因為漲退潮造成船隻擱淺坑道外,引來共軍注意此處有軍事基地。兩岸緩和後此處棄用,現在閘門是永遠關著的:
這就是開關閘門的絞鍊:
我們在跟著觀光公車參觀好翟山坑道後,下午去了小金門也參觀了跟翟山坑道對應的九宮坑道。九宮坑道作用與翟山坑道一模一樣,是停放從翟山開過來的補給船隻停泊使用。因為兩個坑道互相對應,所以我一併將九宮坑道的照片一起分享一下〜
(九宮坑道)
坑道說明看板這裡比翟山坑道大兩倍,但是沒有全部開放觀光。
坑道地理位置看板: 我們就是從遊客中心那頭走到黃色小圈圈這頭; 但是坑道還有很多支線(共四個出口)沒開放參觀。
入口就在碼頭邊
坑道很寬敞,一部份是旅客資訊中心,這裡會播放小金門的景點資訊影片,值得在開始小金門旅遊之前先看一遍景點介紹。
九宮坑道開放的部分不長,但蠻好看的〜
與翟山坑道一樣,九宮坑道是鑿穿花崗岩山壁,鑿痕歷歷可見〜
坑道出口處有假人展現開鑿坑道示意圖象
坑道出口的碼頭
坑道出口這面是個小村落
上篇跟這篇文章,我介紹了我們金門之旅的第四天行程早上搭乘觀光公車參觀的景點部分。 當日下午我們坐渡輪去小金門,把小金門環島遊了一圈。因為小金門的景點也很豐富,所與關於小金門部分。我就留到下一篇詳細介紹喔〜
~~跟Amy行萬里路, 深度優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