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分享了蒙兀兒王朝最有勢力的奇女子–第四任蘇丹賈罕吉爾最愛的妻子– Nur Jahan(巴基斯坦之旅(22)〜從拉合爾的蒙兀兒帝國蘇丹賈罕吉爾(Jahangir)的陵寢介紹蒙兀兒最有權力的皇后 ),跟她對蒙兀兒是建築的貢獻;這篇繼續分享Nur Jahan主導興建的在拉合爾的賈罕吉爾的陵寢--
*因有其他網站盜貼版主文章沒有標明出處,所以請認明正版Amy的部落格:https://amylinr.pixnet.net/blog
前文提過,巴基斯坦的古城拉合爾在16世紀末曾經短暫為蒙兀兒帝國的首都,此後也一直都是蒙兀兒蘇丹們喜愛停留的地方。蒙兀兒第四位蘇丹賈罕吉爾(Jahangir;1569-1627A.D.)雖然是在喀什米爾去世,卻選擇葬在這裡。
賈罕吉爾的陵寢蠻像我在印度之旅介紹過的胡馬雍陵寢,這個陵寢是上承胡馬雍的波斯式建築、下開波斯+印度的蒙兀兒建築風格的作品。陵寢的設計,要歸功於賈罕吉爾最愛的、也是蒙兀兒王帝國在歷史上最有權力的女人--Nur Jahan(1577-1645A.D.)
Nur Jahan先是幫自己的爸爸在阿格拉建了一個陵寢〜Tomb of I'timād-ud-Daulah(建造時間1622A.D.-1628A.D.)。這個陵寢用白色大理石、鑲嵌上珠寶,就坐落在阿格拉的雅穆納河畔;後來賈罕吉爾的兒子–沙賈汗–替自己的愛妾興建的泰姬瑪哈陵,從Nur Jahan的爸爸陵寢擷取不少靈感。
Tomb of I'timād-ud-Daulah(下圖圈子紅色)與泰姬瑪哈陵(下圖圈粉紅色)在雅穆納河岸一右一左,中間是阿格拉堡(下圖圈紅色):
Nur Jahan在賈罕吉爾死後,又主導興建了賈罕吉爾的陵寢(1637A.D.完成)。這個陵寢有著波斯的4重花園(Chahar Bagh)、重複四次。從下面地圖上還可以看到這個陵寢的前面有一個阿克巴驛站(Akbari Serai;下圖圈黃色處),這個原來是Sur王朝時期的驛站,但是在修建賈罕吉爾的陵寢時改為讓陵寢的守護人員住的地方。在地圖上在阿克巴驛站的西方還有一個墓,是Nur Jahan的哥哥Asif Khan的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姬瑪哈陵的女主角Mumtaz Mahal(1593-1631A.D.)的爸爸。從Asif Khan的陵寢繼續往西,地圖上還有一個四重格花園,這是Nur Jahan自己的墓。
阿克巴驛站:
賈罕吉爾的陵寢+阿克巴驛站+Asif Khan陵寢+Nur Jahan陵寢,一起組成Shahdara Bagh(意思是"國王大道花園")。整個園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一串的陵寢建築,融合波斯的花園與建築樣貌,加上印度式的細節,開創蒙兀兒建築的風格;最有名的還有內部的珠寶鑲嵌紋飾,與外部牆面的石頭鑲嵌技法,稱為Pietra dura。
以下就分享我們參觀賈罕吉爾陵寢的照片,首先,我們是從阿克巴驛站大門進入花園:
阿克巴驛站的大門有著傳統的波斯式的拱頂與muqarnas的花樣:
放大看muqarnas的圖案:
大門的外牆是紅色砂岩,上面有花草繪畫與鑲嵌:
大門本身就是一個大廳,也有著muqarnas的屋頂:
大廳內部保存狀況比較不好;這裡在19世紀被錫克人攻擊佔領,將此地做軍事駐紮之用,但還是可以看到原來天花板上應該都有彩色花卉圖案:
大門的另一面上方的muqarnas:
從花園內面看,大門狀態保存比較不好:
從阿克巴驛站穿過四重格花園,才是賈罕吉爾陵寢:
賈罕吉爾陵寢,跟他的爸爸阿克巴的陵寢都是平頂的屋頂。據說這是因為賈罕吉爾認為爺爺胡馬雍的圓頂陵寢是什葉派的標誌,所以拒絕在陵寢上用上圓頂。
胡馬雍的陵寢:
阿克巴的陵寢(網路下載):
賈罕吉爾的陵寢空拍(維基百科下載):
外觀用紅砂岩,上面有花草圖案鑲嵌:
前後兩側共有四根高度30公尺的塔:
進入一個通道才是陵寢位置:
通道畫了滿滿的花草:
陵寢相當典雅〜
陵寢位在一個台座上,白色大理石鑲嵌花草,並有阿拉的99個名字:
整個感覺非常高雅:
地板也是大理石鑲嵌:
四周的牆面很素雅:
雕刻的花窗與門(叫做jali);這種雕刻是融合了伊斯蘭的雕刻木格窗,與印度石雕;在印度的宮廷建築很常見:
不知為何,我覺得陵寢內細緻又簡樸的裝飾,讓我覺得只有像Nur Jahan這樣的女子、才會設計出這樣典雅的品味!
陵寢外的兩側廊道;這種在拱形的廊道上再加上有凹凸隔間的天花板,叫做ghalib kari,是來自中亞建築的元素:
原來這些天花板凹凸處也有繪畫:
對印度人,跟伊斯蘭族群來說,陵寢從來不是陰森的地方,而是可以跟家人、朋友一起走走的花園:
花園裡許多大樹,似乎是黑鳶喜愛停留之處:
我們參觀完賈罕吉爾陵寢時是傍晚時分,許多當地人也紛紛要離開…
~~跟Amy行萬里路,深度優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