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對於波斯帝國的著迷,其實是源起於讀聖經而來〜從讀到猶大王國被巴比倫的國王尼布甲尼薩(Nebuchadnezzar King)滅國後,以色列人被強迫遷徙到巴比倫(Babylon)就近監管,其中出身猶大皇室的先知但以理(Daniel)被送進巴比倫王宮中做管膳食跟酒侍的職位及之後的一串故事,開啟了我對兩河流域、中東、跟近東的歷史跟文明的連結~~

 

就從舊約聖經中但以理書說起吧: 但以理書記載先知但以理一直在皇宮中工作,他壽命很長工作很久,從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薩王在位(605~562B.C.),做到波斯王古列(Cyrus The Great)的時代(558~526B.C.),又到波斯王大利烏(Darius 522~486B.C.)時代(但以理書第1章&第6章)。

40  

(尼布甲尼薩王泥柱)(收藏於土耳其伊斯坦堡考古學博物館)

 

但以理書中充滿了許多當時代對未來的預言,藉由先知但以理解讀巴比倫國王的夢境,預言在巴比倫王國之後興起的帝國就是波斯瑪代Persia Media(或譯波斯米底亞),之後這帝國會被一隻公山羊打敗(就是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馬其頓Macedonia)(但以理書第8章),這裡就先簡單說波斯帝國的興起,下一篇再說但以理書中關於波斯滅亡,馬其頓的興起,與分裂的預言。

 

瑪代(Media)是住在今天伊朗西北一帶的部落(首都Ecbatana就是今天伊朗西北部的大城哈馬丹Hamedan),瑪代西元前7世紀曾經臣服於當初兩河流域的強權亞述王國(Assyria),但是瑪代國王的女兒跟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薩聯姻,(後來尼布甲尼薩王因為王后想念有花有草的波斯家鄉,所以為她在幼發拉底河邊蓋了《空中花園》,這就是著名的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有了姻親關係之後瑪代跟巴比倫聯手滅了亞述。(舊約聖經中關於對亞述,以及亞述首都尼尼微城的審判以後有機會再另文介紹。)

 

聖經中提到的波斯的古列王我們歷史書一般翻譯為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是來自今天伊朗西南部另一個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Dynasty),他是瑪代國王的外孫(瑪代王國的公主嫁給了阿契美尼德的國王所生的小孩就是居魯士) 。

41  

(在伊朗帕薩加德Pasargadae代表居魯士的阿契美尼德保護者圖像)

 

上圖浮雕這個人穿的是埃蘭人(兩河流域的下游,今天伊朗西部蘇薩地方附近的部族)的服飾, 但頭飾是埃及式的(頭上頂著埃及式水瓶, 瓶子下部是日晷, 托著瓶子的是兩條眼鏡蛇), 四翼翅膀是亞述帝國形式的造型~~所以被認為是居魯士大帝表彰他征服四海的圖像.

 

42  

(居魯士的陵寢—位於伊朗中部的帕薩加德Pasargadae)

 

居魯士大帝在位約30年,在他在位期間四處征戰; 傳說居魯士出生時就有祭司預言他將來會滅了外公的王國,他果然在繼位阿契美尼德王位後首先先滅了外公的瑪代王國,後來陸續滅了位於土耳其西部的利底亞王國(Lydia),打敗希臘聯邦的愛奧尼亞聯盟成員,國土到達歐洲的色雷斯(Trace,今天巴爾幹半島多瑙河以南),又滅了兩河流域強權巴比倫王國(539 B.C.),打贏了非洲的埃及,東邊則打敗了位於中亞及印度的許多部落,建立人類第一個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約西元前540 B.C.)。

43  

(帝國地圖)(維基百科下載)

 

44  

(帕薩加德Pasargadae居魯士大帝大廳的柱子)

 

上面看起來一大串文字, 其實是用三種楔形文字: 古波斯文, 埃蘭文(兩河流域下游文明), 巴比倫文(兩河流域中游文明)所寫的銘文, 說:"I am Cyrus the king, an Achaemenid." 因為考古學家在18世紀末對楔形文字的破解而開啟了對這個王朝的考古跟認識~

 

聖經中關於居魯士最有名的就是在波斯攻陷巴比倫後,居魯士大帝宣佈釋放所有在巴比倫的各國奴隸回鄉。在舊約聖經中有多次提到【波斯王古列元年…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以斯拉記第1章)(歷代志下第36章22-23節),因此聖經學者一般認為居魯士大帝在巴比倫之囚後也讓猶太人重返耶路薩冷重建聖殿。

 

被稱為居魯士圓柱(Cyrus Cylinder)的發現被考古學家認為是重要的可能證據支持以上政策的真實性:居魯士圓柱是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遺跡中出土,被發現時破裂為幾件碎片,是以居魯士大帝的名義由古代阿卡德語(Akkadian兩河流域中游王國)楔形文字所寫成,它寫成的年代約為公元前6世紀,上面寫的是居魯士攻入巴比倫之後的德政宣示之言。圓柱現存於大英博物館,但是我們在伊朗德黑蘭的考古國家博物館可以看到一個複製的圓柱放在博物館門口作為波斯帝國的標示。

45  

(圓柱)

46  

(圓柱部分文字)

 

在居魯士大帝之後波斯另一位偉大的國王是第三任的大流士大帝(Darius The Great 522~486B.C.)。 大流士在位時將波斯帝國的國土擴張到最大,他採取有效率的行政體系將國土區分為20個行省,國境內概估有五千萬人口。 大流士建立官僚制度,頒布法典,在伊朗中部建立迎接春天跟接見帝國轄下28個部族領袖的新都”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建設從首都(帝國共有四個首都)到國境內其他重要都市的”御道”,開鑿運河,還統一度量衡,跟發行帝國貨幣。 這有點像中國的秦始皇的統一帝國的作法,但是時間早了250年以上!

 

47  

(波斯波利斯的大門照片)

 

48  

(大流士的圖像浮雕)

 

49  

(波斯波利斯遺跡部分鳥瞰)

 

在聖經中也有關於大流士大帝(中文翻譯為”大利烏王”)的記載: 舊約聖經以斯拉記第6章第15節說【大利烏王第六年,亞達月初三日,這殿修成了。】(所以聖殿是在大流士在位時才修建完成。)

 

大流士大帝之後繼位的是薛西斯(Xerxes),他曾經發動三次波希戰爭與希臘征戰, 前兩次獲勝,但第三次卻打敗了。 由好萊塢著名的肌肉男Gerard Butler主演的2007年的電影《三百壯士:斯巴達的逆襲》就是描述這故事。 (關於”馬拉松”的由來跟”三百壯士”有空再另文詳敘) 之後波斯又經過了好幾任國王,最後是在西元前330年被亞歷山大大帝所滅。

 

50  

(亞歷山大大帝打敗波斯軍隊的波斯們隘口,從這長驅直入波斯波利斯,更掠奪帕薩加德居魯士陵寢)(網路下載)

 

〜下一篇是關於舊約聖經但以理書對波斯滅亡跟馬其頓興起的預言(敬請期待)〜

 

~~跟Amy行萬里路, 深度優質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幸慧 amylinr 的頭像
    幸慧 amylinr

    跟著幸慧去旅遊喔!

    幸慧 amylin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