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的西班牙深度之旅回來快半年了,以我寫部落格的速度,竊以為大概現在約寫了一半。幾個大的景點要寫比較詳細,León寫了羅馬古城牆、我們住宿的San Isidoro修道院博物館、聖馬可博物館、高地的建築等(參見前文: 西班牙深度之旅36天(二十七)〜León的古城牆、San Isidoro教堂博物館、與高第的建築),這篇來分享León大教堂的照片。
*因有其他網站盜貼版主文章沒有標明出處,所以請認明正版Amy的部落格:https://amylinr.pixnet.net/blog
跟西班牙北部許多聖雅各朝聖之路上的教堂一樣約在11-12世紀期間所建,最早的León大教堂由國王Fernando I de León的女兒Urraca贊助興建於西元11世紀,可能當時負責的建築師與石匠就是興建San Isidoro修道院的同一個團隊。但是到了13世紀,卡斯提爾的阿方索十世(Alfonso X de Castilla;1221-1284A.D.)之時才奠定下現在的規模,所以後來完全是哥德式的建築。也跟聖雅各朝聖之路上的許多中世紀西班牙教堂一樣,León Cathedral的造型與格式受到法國哥德式教堂的影響甚深,幾乎可以說是法國段的聖雅各朝聖之路中世紀教堂的翻版!
León Cathedral的西面立面:
與法國Chartres大教堂(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的立面幾乎一樣;Chartres立面(維基百科下載):
教堂南面:
從西面的立面看,有三個門:中間的門龕(tympanum)是最後的審判(下面照片);
我很愛看地獄裡惡人被放到大鍋裡燉煮跟被鬼吞吃的畫面,跟佛教的六道輪迴地獄道真像!
立面的中間門龕是耶穌基督一生的故事,可以看到最上方有希律王殺嬰;中間一排中央是聖母與聖子、左邊是三王來見嬰孩耶穌、右邊是逃往埃及;下面一排中央是聖母生下聖子、左邊是聖母跟施洗約翰的媽媽伊利沙伯見面、耶穌基督在馬槽出生,右邊應該是天使跟約瑟顯現、還有牧羊人看到天上的星星--
立面的右邊門龕是聖母的死去、升天、與加冕:
這一面門上面的雕刻跟許多我們之前分享過的大教堂的主祭壇內容很像,一看就了然聖母跟耶穌基督的故事。
進入教堂後,眼花撩亂,因為León大教堂擁有世界上第二多花窗的教堂(共有1764平方公尺面積,第一名是法國的Chartres大教堂有2600平方公尺面積的花窗)。以花窗相對教堂整體建築比例,León大教堂的花窗比例是世界最高的,所以一進入只能抬頭拼命地拍花窗,幾乎沒有時間再看其他了,既然如此,下面就分享我照的花窗--
西面花窗:
主祭壇:
南面花窗:
北面花窗:
細節:
教堂內的光線不亮;但下面這片不是對焦失焦,而是主祭壇上面有一面玻璃,玻璃又反光出對面的花窗,使得這片看來花花迷離一片:
不僅是主廳的部分都是花窗,就是繞著拱頂的背面一圈(Ambulatory)周圍的小堂也都是花窗:
細節:
我們一直拍,所以從比較亮的下午日光逐漸變成黃昏的金光:
這裡的北面有個彩色的門龕,也是很漂亮,(也許原來西面的門也都是彩色的):
中庭迴廊有著置換下來的雕像:
下面右邊是聖彼得、左邊是聖保羅;雕像的基座有標示原來雕像在門柱上的位置:
下面右邊是剛剛前一張的聖保羅、左邊是大雅各(就是聖雅各朝聖之路終點聖地牙哥埋的那位雅各):
下面右邊是使徒約翰、左邊是聖巴多羅買:
從上面的使徒雕像造型與原來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出來跟聖雅各大教堂的"榮耀之門"上的人物造型與位置很類似(參見版主文章: 西班牙聖地牙哥大教堂(Santiago de Compostela Cathedral)的榮耀之門(Portico of Glory)),這就是聖雅各朝聖之路上從法國到終點的中世紀教堂互相模仿,連工匠們也是沿著這條朝聖之路移動工作的結果,所以教堂都有著類似的時代風格與藝術特色,也是聖雅各朝聖之路整條路與沿途的城鎮一併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
中庭:
中庭的迴廊還有晚一點(15世紀)的壁畫:
我們看到教堂打烊才出來,因為聖誕節快到,路上的天使裝飾襯著打光的教堂,非常令人感到溫馨〜
~~跟Amy行萬里路,深度優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