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5日中午尼泊爾的加德滿都附近發生芮氏地震儀7.8度的淺層大地震】
昨天在CNN看到無人攝影機拍攝尼泊爾加德滿都古城的震災空拍畫面,古城許多古蹟建築幾乎全毀;雖然前幾日已經在電視與網路上看了不少震災照片,但是看到空拍的景象呈現的殘磚碎瓦還是很傷心!
CNN無人攝影機拍攝尼泊爾加德滿都古城的震災空拍畫面:
http://edition.cnn.com/videos/world/2015/04/27/nepal-curnow-drone-video.cnn
Amy是從印度/尼泊爾開始旅遊業生涯,所以以前常去尼泊爾的加德滿都,也跟許多位當地導遊變成好朋友,因為看過那些木頭與紅磚紅瓦建造的古寺與皇宮的美麗,所以看到地震後的災情更是不捨。
從空拍畫面看好像古城Bhaktapur的許多建築,包括這些美麗的古寺幾乎全毀了〜
看到加德滿都地震後的災情,沒有機會在地震前去加德滿都的人應該很難想像古城曾有的美麗,無怪乎網路上充滿了大家將地震前、與地震後對比的照片,給那些也許再也沒機會親眼見到這些曾經輝煌的文明遺跡的人們憑弔。
我何其有幸曾親見美麗的古都,但也想到今年初去紐西蘭的基督城看到距離2011年地震(6.3級)三年後基督城內的大教堂依然斷垣殘壁,與市中心許多地區仍然禁止進入。當我慢步在基督城市中心時,也很難想像地震前的這裏是如何的熱鬧與繁華?
基督城地標 1864年建造的大教堂已經算全毀了:
我發現看著基督城大教堂的殘跡,與市中心一片荒涼,很難想像這裡地震前的景況。所以還是從網路找了地震前教堂的照片對照一下,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教堂邊的鐘塔在地震後連影子也沒了,如果不是有對照,我壓根不知道這教堂有個大鐘塔。
地震前的基督城大教堂(網路下載)
基督城的市中心放滿了橘紅色三角工程錐的區域就是還是地震災區管制區,所以當黃昏走在這安靜的路上看似浪漫,其實是因為這裡不准車輛進入,所以一片荒涼〜
著名的Bridge of Remembrance是紀念紐西蘭戰爭烈士的紀念橋,預計2015年4月25日紐西蘭ANZAC百年紀念日前要修復完成,以便在此舉行紀念儀式。
(我不知道橋有沒有及時修好;關於ANZAC百年紀念請參見另文:http://amylinr.pixnet.net/blog/post/60623827)
基督城市中心有許多看似完整的大樓,其實是地震後的危樓,所以下方全用工程鐵網包圍以防進入〜
想到自己曾在加德滿都古城被毀前見過七、八百年的美麗,如今這美麗又消失無蹤;想到自己不曾見過基督城的繁華,但或許有一天會再見到大教堂修復否?
想到最近幾年旅遊業發起一種"世界文化遺產護照",鼓勵遊人按著名單將世界各個人類曾經輝煌的遺產一一拜訪;但是人有心、地無盡、時間有限,也許我們還來不及去那些心目中的名單,這些文化遺產或因天災、或因戰爭,也許一日、一夜、或一瞬間就煙消雲散!!
除了加德滿都外,Amy以前也帶團去中東古文明的發源地,今天已經是戰爭煙嘯霧漫的敘利亞。敘利亞有著全世界最古老的有人類持續居住的城市大馬士革〜在這裡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的烏瑪雅清真寺(Umayyad Mosque建於715A.D.),清真寺的花園埋葬著伊斯蘭英雄薩拉丁的墓地。
(關於薩拉丁故事請參見另文: http://amylinr.pixnet.net/blog/post/57722178)
可是這裡因為敘利亞三年的內戰不知道是否依然美麗(網路下載):
還有同樣跟大馬士革一樣古老的都市,位於大馬士革北方的阿勒坡,這裡曾經是輝煌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轄下第三大都市(第一大:伊斯坦堡,第二大:開羅),也有著一個古老的烏瑪雅清真寺(Umayyad Mosque of Aleppo 建於715A.D.),這裡據說埋著施洗約翰的父親祭司撒迦利亞的墳墓。
美麗的阿勒坡烏瑪雅清真寺有著大理石廣場與高聳的叫拜塔(維基百科下載):
但是這清真寺在2012年的內戰阿勒坡戰役中已經被毀了,叫拜塔也全毀;我在網路上找到許多戰後的殘骸畫面,這裡、跟大馬士革,應該離我已經很遙遠(以前的中東團一次去黎巴嫩、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四國,現在只有以色列跟約旦還能去了)〜
CNN曾經刊出世界已經不再存在的文化遺產報導,其中許多是知名的歷史廢墟,但是近年來被破壞最厲害的人類文明遺產除了上面說的敘利亞之外,還有一個最令人心痛的是位於阿富汗中北部海拔2500公尺山上的巴米揚大佛(Buddhas of Bamiyan)。
(國家地理頻道下載)
(網路下載)
巴米揚大佛是前伊斯蘭時期中亞徤陀羅佛像的作品,大約是西元五、或六世紀時被雕刻於阿富汗北部許多佛教僧侶修行所在的巴楊山谷。在這山谷中曾有十數個自山壁直接刻出的大佛像,其中以最大最出名的有兩尊,一尊53公尺高,一尊37公尺高。
(19世紀歐洲探險家繪巴米揚大佛(網路下載)
這兩尊大佛在中國唐代玄奘出西域取經時曾路過這裡(約西元630年),並有記載 在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他形容當地(書中稱為梵衍那國都城)是一個興盛的佛教中心,「伽藍(佛寺)數十所,僧徒數千人」。書中記載「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指的是西大佛,而它的東面有「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指的是東大佛。
西元2001年奪權的阿富汗塔里班政權以大佛與伊斯蘭不拜偶像牴觸為由,在3月中先用炸彈炸了大佛,再用鐵槌等把炸碎的大佛敲掉,花了兩天時間將佇立了一千五百年的大佛完全毀滅,如今這裡只留下空蕩蕩的山凹處〜
(網路下載)
(維基百科下載)
根據玄奘的記載,巴米揚山區除了兩尊最大的佛像外,還有一個大型的臥佛。玄奘說:「城東二、三裏伽藍中,有佛入涅臥像。長千余尺。」。目前法國與阿富汗的考古團隊還在尋找這臥佛的確實位置,但是我想,也許沒有找到是好的。因美國的協助從塔里班手中奪回政權的親西方阿富汗政府在美軍於一、兩年內退出阿富汗後,到底還能撐多久實在沒人曉得? 若到時塔里班再起,又將是文化遺產的大劫難;也許還是讓已經躺了千年以上的巴米揚臥佛繼續靜靜地躺在地下吧〜
~~跟Amy行萬里路, 深度優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