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呂比里斯(Volubilis),與前兩篇所介紹的麥克尼斯(Meknes),跟非斯(Fes)是成一個三角形的路線,這三處也都是聯合國認列的世界文化遺產。
沃呂比里斯曾經是羅馬帝國的西邊邊界,也是帝國最西邊的城市,現在所留下的建築是約從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三世紀所建設的,跟許多曾經被羅馬帝國統治的城市一樣,這裡呈現羅馬文化跟希臘式建築的面貌。
早在西元前五世紀統治今天北非的迦太基人就已經在沃呂比里斯建立城市了。 這城的名字應該是來自居住在此的柏柏原住民稱呼這裡遍地生長的紫色oleander花的柏柏發音而來。 當導遊在介紹這花給我們時強調這花有毒喔,我們這個團有認識花草樹木的團友馬上認出來這oleander不是甚麼稀奇的花,就是我們台灣也常見的夾竹桃啦(我是花"白癡")~
(wikipedia下載)
在迦太基人之後,這裡有個短命的茅利塔尼亞王國(Kingdom of Mauretania),王國在羅馬帝國的征戰之下臣屬於羅馬皇帝。 西元前25年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任命朱巴二世(Juba II)為國王(其實跟行省是一樣的身分),並讓朱巴二世將沃呂比里斯建為王國首都,也是作為羅馬帝國最邊界的都城捍衛。
這位朱巴二世我簡單介紹一下:他是北非原住民柏柏人,父親朱巴一世(北非Numidia王國國王)曾支持羅馬將軍龐貝跟凱薩爭皇位,後來龐貝失敗,朱巴一世也自殺了,朱巴二世則被凱薩帶回羅馬撫養。
(wikipedia下載, 摩洛哥拉巴特考古博物館收藏)
朱巴二世成人後,凱薩的繼任者奧古斯都將克麗奧佩特拉莎蓮娜(Cleopatra Selene)許配給朱巴二世;這位太太是大名鼎鼎的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跟羅馬將軍馬克・安東尼所生的女兒(馬克・安東尼跟埃及豔后後來因為跟奧古斯都爭權失敗也自殺);所以這位朱巴二世,跟太太兩人都是名符其實的亡國魁儡! 但是因為他是柏柏人的血統,妻子是希臘人+羅馬的血統,所以他所建立的沃呂比里斯被認為是多文化融合之下的產物!
古城平面圖~wikipedia下載
沃呂比里斯附近土地肥沃,在羅馬時代這裡主要以種植橄欖樹壓製橄欖油供應羅馬帝國其他地區使用而很富有,所以這裡許多房子的屋主當初都有著用馬賽克拼貼的地板。上面的古城平面圖上各屋子的名稱指的是考古挖掘時大廳的馬賽克圖案的故事,例如House of Athlete是這個圖:
House of the labours of Hercules是這個圖(我們之前有說過希臘神話的海利克斯有12個艱難任務):
House of Phebe:
House of Orpheus:
西元三世紀,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因為不知名的原因忽視了沃呂比里斯城(有學者認為因為離羅馬太遠鞭長莫及所以被帝國放棄了),之後這裡就由居住當地的柏柏人、猶太人、西班牙人…後裔自己發展; 一直到西元七世紀伊斯蘭阿拉伯興起,這裡被摩洛哥第一個王朝創辦者來自阿拉伯的Idriss統治,但是後來他的兒子Moulay Idriss II將都城移到非斯(Fez)之後這裡就沒落了。
古城跟許多羅馬古城類似,有祭祀希臘諸神的神殿、市政廣場、公廁、溫泉池澡堂等等。
The Capitoline Temple:
廟堂:
市集廣場:
溫泉SPA(導遊示範如何使用):
下水道口:
街道Decumanus Maximus:
The Tingis Gate及附近遺跡:
還有一個可能是為紀念羅馬皇帝Caracalla(198-211A.D.)租稅大赦的凱旋門(Caracalla Triumph Arch)。
沃呂比里斯附近是摩洛哥第一個國王建立的新城Moulay Idriss Zerhoun:
再來四野就都是田地跟橄欖樹了~
~~跟Amy行萬里路, 深度優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