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知道Ur(吾珥)這個名字是因為聖經,舊約聖經【創世記】裡,猶太人跟阿拉伯人的共同的祖先亞伯拉罕就住在Ur。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帶著亞伯蘭(Abram,後來上帝將他改名為亞伯拉罕)、亞伯蘭的妻子撒萊(Sarai,後來被上帝改名為撒拉),還有亞伯蘭的姪子羅得一起離開Ur,沿著肥沃月灣地區,一路向西,要移民去位於地中海東邊的迦南地的故事。(參見聖經【創世記】第11-12章)
*因有其他網站盜貼版主文章沒有標明出處,所以請認明正版Amy的部落格: https://amylinr.pixnet.net/blog
P.S. 更多亞伯拉罕的故鄉Ur的介紹請參見版主【創世記】系列 : 亞伯拉罕的旅程(Journey of Abraham)與介紹古城吾珥(Ur)
Ur是蘇美人(Sumer)的大城,年代約建於西元前4000-3800年(距今6000-5800年前),並持續到西元前500年左右才被廢棄;蘇美人沿著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下游建了很多個城市,考古學家認為它們是屬於城市政治--就是一個城市一個統治者--的高度文明化社會。
蘇美人的主要城市地圖:
西元前4000年時,波斯灣的海岸線應該比現在更往內陸(參見上圖),當時Ur是沿河又靠海的城市。Ur的年代比前文介紹的Uruk晚,考古學家從Ur挖出的物件,證明Ur是一個有著高度文明的城市。Ur也是Uruk的文明延伸,Ur已經知道耕種、紡織、製作陶器、金屬器具、石匠工藝,並且與鄰近的其他地區如Elam(今天伊朗西南部)、阿富汗、迦南地、波斯灣地區,甚至是遠到印度河文明地區(巴基斯坦東北部),都有貿易往來。
兩河流域的文明時間軸:
雖然Ur的年代跨越5000年,20世紀初考古學家挖出的Ur多數屬於美索不達米亞的第三期(Early Dynastic III) 到Ur第三王朝( Third Dynasty of Ur 或Ur III),年代介於西元前2600年到西元前2000年左右。
美索不達米亞早期時間軸:
Ur現場的看板說明Ur根據列王表(楔形文字統治者名字)有詳細紀錄的三個朝代(我圈紅圈的說明):
Ur最有名的考古出自20世紀初英國考古學家Charles Leonard Woolley (1880 – 1960A.D.)的工作成果。Charles Leonard Woolley可以說是近代第一個以科學有系統的方式考古的學者,他在Ur挖出無數珍貴的物件;他有系統的考古方式也幫助學者可以重建Ur歷史與樣貌,現在我們知道的Ur資訊幾乎都是源於他的考古成果!
Charles Leonard Woolley也邀請他的朋友,英國著名的偵探小說家Agatha Christie來Ur,就是在這裡克莉絲蒂認識了她第二任丈夫、也是Charles Leonard Woolley的考古助理的Max Mallowan。(克莉絲蒂先坐東方快車到伊斯坦堡,寫了《東方快車謀殺案》,後來到了Ur 又寫了《美索不達米亞謀殺案》。) 另外現代還有一本小說《東方快車上的女人》,以克莉絲蒂跟 Charles Leonard Woolley的妻子,在東方快車上認識,展開故事。我寫過這本小說相關的背景跟歷史景點,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見之前貼文:東方快車與阿嘉色克莉絲蒂(https://amylinr.pixnet.net/blog/category/1711736)
20世紀初Ur遺跡空照(網路下載):
現在來分享我的伊拉克之旅的Ur照片與資料〜
Ur現場平面圖:
Ur大塔廟(Ziggurat)
Ur最有名的是獨裁者海珊重建後的大塔廟(平面圖標號1)。塔廟外觀雖然是重建的,塔廟的上方與內部是遺跡,根據學者研究,原來塔廟的外牆就是用燒製的磚砌造,但內部結構則是土泥磚混草料,磚與磚之間的黏合劑是天然的瀝青。
現場看板說明原來塔廟有三層,高度應該是26公尺,現在只剩下2層可見,高度16公尺:
美索不達米亞的塔廟都叫做Ziggurat ,這是來自阿卡德語,意思是"尖峰、高度",也是"神的高山"的意思。這裡原來是祭祀美索不達米亞的月亮女神Nanna Ur的塔廟。
這個塔廟是Ur第三王朝第一位國王Ur-Nammu (統治時期2112-2094B.C.)所建的,下面是印有Ur-Nammu名字泥磚(照片Madain Project下載):
塔廟背面:
我們參觀Ur時,景區已經不讓人爬上塔廟頂端,但是我看BBC的旅遊影片《Michael Palin into Iraq》,約兩年前還可以爬到塔廟頂部,可能這兩年才改變政策。
下面是100年前Ur塔廟的樣子,還是可以看到相當壯觀的類金字塔形狀(照片Madain Project下載):
Dublal Mahk Temple
上面景區平面圖標號4的位置,意思是泥板貯藏室,建築物全部都是用未烤過的泥磚。考古學家Charles Leonard Woolley根據在此挖出的文物與泥板,認為這個建築早於Ur-Nammu。也許是Ur-Nammu重修此處後,用來做通往大塔廟的前廳。在Elam滅了Ur第三王朝後,這裡被毀,但後來的舊巴比倫王朝重修此廟,或也拿來做為法律審判的場所。
建築物殘存的門拱是原件,可以說是人類留存的拱門最古老的(所以下方有一個木拱支撐著,怕它隨時會倒塌吧):
Khur Shag Building
上面景區平面圖標號5的位置,這區看似一個方型的區域裡有格成一間間的小房間,小房間中間有中庭:
在殘存的牆基上那些黑黑的材料,就是古代用來黏合泥磚的天然瀝青:
阿拉伯文說明板上面的地基平面圖原狀(谷歌翻譯阿拉伯文的解釋跟下面英文看板說得差不多):
房子的名字寫在泥板上,意思是"山頭"(Mountain's head)。因為這裡的泥磚上多有Ur第三王朝國王Shulgi(統治時期西元前2094年-2046年)的名字,他是Ur-Nammu的兒子,所以學者認為這裡是由Shulgi所修建,用來作為到此祭祀時的皇宮,或是行政辦公室。
英文說明版:
從東南方向往西北回看大塔廟:
Ur Royal cemetery
上面景區平面圖標號8的位置,這個墓地就是Charles Leonard Woolley考古挖掘時出土最多物件的地點。導遊指給我們看照片中左邊那個圓洞那一區,就是Charles Leonard Woolley挖掘的地方:
說明版:
簡單的說,Ur墓穴大概從西元前3800年到西元前500年連續被使用。Leonard Woolley的團隊在這裡往下開挖到地下17公尺深,都有發現墓穴,整個區域被挖出2000個一般平民的墓穴,但是也挖出了16個屬於貴族或皇室的墓地。區分貴族墓穴很簡單,他們的主人都有大量的陪葬品,且墓穴的周圍開挖有磚造的死亡坑,指的是裡面都是陪葬這主要墓主人的其他伺從、僕從、馬匹等屍體。
墓穴重建圖(維基百科下載):
大多數的皇家貴族墓穴早已被盜過,但Leonard Woolley還是發現了唯一沒有被盜過的墓穴,根據陪葬的泥印,墓主人是一位Ur第一王朝的皇后、名叫Paubi。她的墓穴裡頭上有3公斤的珠寶,身上有2公斤的珠寶金飾,陪葬人員有74人,其中68個是女性,而且這些陪葬的人也都穿著華麗的裝飾。
Paubi的頭冠重建(維基百科下載):
除了皇后墓穴,在其他皇室墓穴挖出的寶物太多,簡單舉幾個:比如鑲嵌有來自阿富汗珍貴青金石的吾珥標準(Ur Standard)、青金石裝飾的牛頭豎琴(Bull headed lyre)、距今超過4600年的Ur第一王朝的國王Meskalamdug的黃金頭盔、棋盤…這些大多現在由大英博物館收藏。
吾珥標準(Ur Standard)(網路下載):
青金石裝飾的牛頭豎琴(Bull headed lyre)(網路下載):
距今超過4600年的Ur第一王朝的國王Meskalamdug的黃金頭盔(網路下載):
Ur棋盤:
樹叢中的牛(網路下載):
Ur第三王朝國王墓地
上面平面圖標示編號7的位置,在Royal Cemetery的東北一點、與皇家墓地相連。但這裡與皇家墓地結構完全不同,這時期的習俗是把屍體埋在既有建築物下方,所以這一區地面是類似行政使用的房屋格局;牆面有著高度3公尺的泥磚牆分隔空間,地下才是一個一個墓穴。
雖然考古團隊在這挖出少數的人骨遺跡,但因為地下早被掠劫一空,沒有找到真的國王墓穴的證據。唯一的證據是建築物是Shulgi國王開始建造,有他的名字印製在泥磚上;接著接續Shulgi王位的兒子Amar-Sin繼續建造,也有印製他名字的泥磚。學者猜測可能是Shulgi替爸爸Ur-Nammu建墓地;Amar-Sin接著替爸爸Shulgi建墓地。
Ur住宅區 亞伯拉罕的家
距離核心區比較遠的地方,平面圖標示10的位置,是住宅區〜
模型:
雖然只剩一些牆基,也有一部分重修過:
右下是原來的門栓:
顏色比較深的是原來的泥磚:
千年早已乾涸的水井:
最後說說,2021年剛去世的前任教宗方濟各有個希望與不同宗教跟文化的融冰之旅,去了伊拉克;這趟也去了Ur這個亞伯拉罕的故鄉。以下是我找到的媒體報導,分享一下〜
導遊說我們在Ur的住宅區旁看到的那個鐵亭子,就是為了迎接方濟各教宗特別搭的:
方濟各抵達前現場搭建的棚子接待教宗與紅地毯:
〜〜跟著Amy行萬里路,深度優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