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版主分享過兩幅在15世紀最有名的細密畫大師Bihzad的繪畫,這位大師用充滿幾何的圖案與鮮豔的色彩畫出波斯詩人費爾多西、或尼札米(Nizami)的詩集故事。他的繪畫與同時期的其他細密畫風格不同, 被很多人認為是最偉大的細密畫家之一。土耳其裔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的著名小說【我的名字叫紅】裡面從開始到結束藉由書中細密畫師們的口裡,不時地提到這位畫家(中文翻譯為畢薩德)無數次,是他們景仰讚嘆、卻難以追得上的前輩。
*因有其他網站盜貼版主文章沒有標明出處,所以請認明正版Amy的部落格:https://amylinr.pixnet.net/blog
版主介紹Bihzad的細密畫請參見: 波斯哲學與細密畫(Miniature)【蘇丹Harun Al-Rashid跟他的理髮師】
在小說【我的名字叫紅】裡,細密畫最常見的內容是根據12世紀波斯有名的詩人Nizami的詩集【五個故事集】(小說譯作【五部曲】)做插畫,包括有【我的名字叫紅】書裡常提到的《胡索瑞夫與席琳》,還有第五本故事集《Haft Peykar》(《七美人》)。
下面這一幅是Bihzad的繪畫–花園主人偷窺使女在池子裡洗澡–這幅畫在小說【我的名字叫紅】裡也有提到,是出自《七美人》,是故事裡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說波斯國王Bahrām開疆闢土很有戰績,他非常驕傲,建了七個宮殿(象徵瑣羅亞斯德教裡的七重天(也是金/木/水/火/土星/太陽/月亮)),每一座宮殿給來自不同地區的妻子(妾)居住,然後他每一天臨幸一個宮殿,要住在之中的妻妾講故事給他聽。 這個《花園主人偷窺使女洗澡》是來自波斯的妻子(金星、白色、周五)說的故事。故事裡花園的主人藏在樓上的屋子裡偷看在他花園水池洗澡的美女們....
版主找到的一篇分析這幅畫的文章指出畫家Bihzad以樓台微開的窗戶裡偷窺的屋主眼睛(上圖我圈粉紅色處)作為繪畫的中心點,用幾何的安排安置其他建築物的位置,非常有秩序。我把原畫、跟該畫的幾何分析圖並貼,可以看到結構布局的安排:
因為是細密畫,其實如果把繪畫放大,可以清楚看到偷窺的主人的眼睛:
附註說明,使女洗澡的池水現在是黑色的,因為原來是用銀色調製的顏料,但經過時間銀色氧化變黑;其他波斯細密畫裡的河水、池水若呈現黑色,也是同樣的原因。
再來分享的是一幅更早(14世紀末或15世紀初)的波斯細密畫,由色拉子的Junaid所畫。西元15世紀初來自巴格達的Junaid在帖木兒的征服戰爭時為逃避戰亂遷移到色拉子,所以有時候被稱為Junaid Shirazi。(另還有一位Junaid Baghdadi是9世紀的蘇菲教派神學家。) 色拉子的Junaid畫的這幅《七美人》(下圖) 畫裡有七個圓頂,每個圓頂的顏色各不相同,對應的是七個不同的星星:
每一個圓頂裡住了來自不同區域的美女,每個顏色與其對應的日子跟對應的美女來自哪裡請參見下表,在畫面上舉例說最右邊的黑色、象徵土星、也是星期六、住的是印度的美女;中間紅色圓頂是火星、是星期二、住的是來自俄羅斯的美女;最左邊的圓頂是白色、代表金星、是周五,白色是完美無瑕、周五是伊斯蘭的群體祈禱日,所以是波斯公主代表最高的完美!
Color of the dome |
Planet |
Day |
Origin of Princes |
Black |
Saturn |
Saturday |
India |
Yellow |
Sun |
Sunday |
Byzantine |
Green |
Moon |
Monday |
Turk |
Red |
Mars |
Tuesday |
Russia |
Turquoise |
Mercury |
Wednesday |
Morocco |
Sandal |
Jupiter |
Thursday |
China |
White |
Venus |
Friday |
Persia |
版主找到一幅以幾何圖形分析這幅七美人的繪畫(下圖),學者把畫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上層深藍色的天際代表夜晚,中層是陽光照入光線的窗戶(窗戶上有同色窗簾對應七位公主居住的圓頂顏色),下層是國王與隨從所站的地面。這幅畫象徵的不只是故事,還有靈性的教導,代表國王從起初黑暗的土星,經過跟不同妻妾的談話,最後靈性被啟發到完美的金星。起初在地面上是只有屬世的智慧,中層的光線是接受阿拉的智慧的啟發,上層是進入阿拉的智慧層面。地面上的最前方的圓型水池則象徵阿拉的永恆,整幅畫非常有意思!
除了把七位美女畫在同一張畫裡,16世紀另一位畫家Shaikh Zada (來自赫拉特)的繪畫是七幅國王與不同國家的美女的畫面,一個美女一幅,繪畫由MET收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關鍵字搜尋在MET或維基百科網站上看到全部的七幅畫。這裡我下載分享兩幅局部放大:第一幅是波斯美女(白色、金星、禮拜五),可以看到美女與國王穿著白色的衣服,身上的金箔花紋很顯眼,非常細緻漂亮!另外一幅是國王與中國美女(檀香色、木星、禮拜四),美女與國王個穿著檀香色的服飾,衣服上一樣鑲嵌有金箔。可能是金色與白色的對比比較突出,我覺得波斯美女那幅畫比較亮眼。
國王與波斯公主(局部):
國王與中國公主(局部):
另外,可能有人注意到儘管美女服飾顏色不同,她們兩位的臉部很像,這可能是在蒙古統治時期波斯細密畫受到中國繪畫的影響,所以人物的長相偏向中國臉,長相也很類似;這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的小說【我的名字叫紅】一書裡反覆提到的波斯繪畫的特點之一…(牽涉到故事的爭議點是畫師們要學習歐洲的寫實風格,還是延續中國的制式人臉?) 這篇從Nizami的故事出發可以找到這麼多有意思的解釋,就是波斯細密畫與詩詞迷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