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的面積很大,土地又乾旱,從一個地點開到下一個地點路上挺荒涼的,就是一片乾草土地夾雜刺槐樹與巨大的白蟻窩.
附註說明: Discovery說食蟻獸晚上才會出現,導遊說通常白天看到食蟻獸表示要下大雨,現在是旱季末,所以白天看到機率不大.
來一張白蟻窩照片對照人的高度:
在荒涼的路上常可以見到某某Lodge的大門口,其實這些幾乎都是私人的住宿飯店加上私人動物保護區. 我們住宿在此的飯店是Mount Etjo Lodge,一轉入Lodge大門後地景豁然開朗,裡面有水塘,入住後黃昏與清晨都可以見到許多動物;
一轉入飯店保護區,生氣盎然!
飯店坐落在私人保護區內,一水之隔都是動物; 反而有點像是我們住在動物園內,被一條水道隔開,讓動物在外面包圍我們〜
我們這天住宿的Mount Etjo Lodge所在的私人保護區是納米比亞早期成立的保護區之一; 這裡也是1989年納米比亞在四個見證國(古巴、安哥拉、美國、蘇聯)的見證下,與南非簽訂南非從納米比亞撤軍,讓納米比亞舉行民主選舉政府獨立, 古巴則從安哥拉撤軍,讓安哥拉的內戰停火,的五方協議的地點. 這個宣言因此也被稱為「Mount Etjo Declaration」。
隔著水道我來介紹我們看到的動物:
水鹿(水羚)(Waterbuck)(雄):
水鹿(水羚)(Waterbuck)(雌):
水鹿(水羚)(Waterbuck),河馬,與埃及雁:
水羚一群:
屁股對我們的是水鹿(水羚)(Waterbuck),其他是飛羚(Impala)(雄):
在一水之隔的保護區內動物可以自由活動,拿支高倍數的相機,看到遠方的跳羚(springbok)(雌):
在水裡打個呵欠的河馬,與一旁自在的水鴨形成有趣的對比:
把相機鏡頭拉近,看清楚水道那方的河馬:
黃嘴鸛鳥(Yellow billed stork):
非洲琵鷺(Africa Spoonbill):
張開大嘴在水道撈魚吃的鵜鶘(Pelican):
愛站在枯枝上的鸕鶿(Cormorant):
埃及雁(Egpytian goose)在這裡挺多的:
非洲禿鷹(African vulture):
傍晚還去看了保護區管理員餵食獵豹; 獵豹從樹林中緩緩走出來:
保護區那天餵的是長頸鹿腿:
獵豹媽媽帶著一對姊弟吃著長頸鹿的一整隻腿:
吃到上半部吃光:
這是獵豹吃剩下的肉:
獵豹一走開,早就虎視眈眈的禿鷹一湧而上:
至少有20隻禿鷹爭食著:
不消五分鐘,禿鷹把獵豹沒吃完的長頸鹿腿上的肉吃光光~~只剩沒有用的纖維吧? 連血色都沒了!
感謝神,我們看好獵豹進食後,回飯店路上才下了今年雨季第二場大雨.(納米比亞過去五年嚴重乾旱).下過雨,不是青色的青蛙出來了~~
儘管雨下了超過一小時,竟然看到雨後霞光:
次日,雨後保護區的清晨一片清爽;
這裡真是個好地方,是名符其實的動物就在飯店門口的自然環境!
~~跟Amy行萬里路,深度優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