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 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 神看著是好的。" — 創世紀第1章第25節
每年的七月到九月是東非肯亞與坦尚尼亞上百萬隻的斑馬與牛羚大遷徙的季節; 配合這數百萬隻動物的移動,也是到東非獵遊(safari)看動物的旺季。關於東非動物大遷徙的路線圖與細節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許多資料,因此我就只簡單下載一個遷徙季節與路線圖給大家參考:
對東非大遷徙有興趣的朋友若自己上網搜尋會發現遷徙路線圖或許類似,但標示的月分則或多或少有些差異〜主要是在於何時動物群從屬於坦尚尼亞的賽倫蓋提保護區(Serangeti)跨過馬拉河(Mara River),到達屬於肯亞的馬賽馬拉保護區(Masai Mara)。因為馬賽馬拉保護區面積比賽倫蓋提小很多,所以當大多數的斑馬與牛羚都跨過馬拉河北上後,在馬賽馬拉保護區會看到斑馬與牛羚密布草原的壯觀景象!
雖說動物北遷的季節從七月開始算起,但是過去幾年來大群斑馬與牛羚過馬拉河的時間都出現在八月中後。因為單純在馬賽馬拉看動物,要視動物們遷徙的時機,太早去看不到太多動物的風險比較高,一般大家寧願選晚不選早。所以每一年旅行社從七月中開始排旅遊出發行程,但是近幾年都以八月中到九月初的出發日最為熱門。
P.S.為了增加看到大量動物的機會,除了肯亞為主的行程外,許多旅行社也有兼去馬賽馬拉與賽倫蓋提的18-20天行程。這樣如果動物們尚未過馬拉河到肯亞,還是可以在屬於坦尚尼亞的賽倫蓋提大草原上看到集結準備向北走的動物群的。
不過,神造萬物各從其類、各有其時!本來今年確定要走八月一號出發的肯亞行程時,我也是有些擔心如果大批的動物尚未進入馬賽馬拉,那麼單純只到馬賽馬拉的行程就可能看不到很多動物了〜 也因為如此,這個團體只有五人參加,剛好坐一部四輪吉普車。
Amy代表大家跟吉普車照相~車頭上放的飯店準備的早餐盒:
雖然旅行社在排行程時並不知道大批動物今年渡過馬拉河的時間,但我們在出發前就從動物實況網知道今年賽倫蓋提比往年乾旱,所以今年一反前幾年記錄,第一批大規模的斑馬與牛羚渡河在7月中就已發生!這樣陸陸續續一批批的動物們過了馬拉河,等到我們在8月初到達馬賽馬拉時,草原上早已是滿滿一望無際的斑馬與牛羚的盛況了!
向東、西、南、北望去,都是無窮盡的牛羚:
人總是貪心的,看到密布滿平原的斑馬與牛羚,團員們又擔心是否大多數動物都已渡河,因此就看不到動物頻道常播的動物渡河的景況。但是感謝神!在馬賽馬拉的第一天,一早在馬拉河畔就看到一群約千隻的牛羚在極短的猶豫之後,就下水過河的景觀。不但如此,還幸運地看到一隻鱷魚悄悄地抓準時機,一口咬下小牛羚的現場直擊畫面,真是令人既驚訝又興奮!
總之,這次的肯亞+坦尚尼亞(恩格羅火山口,Ngorongoro Crator)11天行程除了看到滿滿、密密、麻麻的斑馬與牛羚,東非五霸也好、東非十霸也好、通通都看到了。此外,更開心的是看到了許多動物獵食等的現場直擊,就是電視上動物頻道常說的"Caught in Actions"!
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正因為我們只有五人一車的團體因為人數少,所以有比一般團體更高度的機動性。司機導遊總能為我們在各關鍵時刻卡位到好的角度,並且給我們時間觀看動物到大家都心滿意足為止。旅行時我只能不住的讚美神的恩典與安排,誠如聖經【詩篇】所說的:"諸天述說 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感謝神讓我們在看動物生生不息的生態中,感受到上帝掌權的奇妙!
廢話不多說,我的【肯亞+坦尚尼亞】第一篇文章就來整理一下精彩直擊的幾個畫面分享:
1.鱷魚口中的小牛羚使力掙扎
2.獵豹大口吃著剛捕捉到的小瞪羚吃得滿臉都是血
3.獵鷹一心想把捕獵到的兔子抓起來帶回巢,卻因獵物太重飛不高
4.斑翡翠鳥口中夾著小魚等待吞食
5.獅子奮力咬住牛羚(草叢中的牛羚還在掙扎,一隻腿向上踢)
6.長頸鹿伸出超長的舌頭將樹葉捲下來吃
7.黑背胡狼撿到獅子吃剩的牛羚腐屍,吃的津津有味
8.不支倒地的牛羚不多時變成兀鷹的大餐,但貪心的兀鷹們各自依然想要獨佔這隻大餐
9.公獅與母獅在草原上大喇剌的做愛做的事
10.這隻高角羚羊是在尿尿嗎?
11.白腹鸕鶿反哺餵養小鳥
可以現場看到這幾個畫面要感謝神的巧妙時機,也要謝謝有經驗的司機導遊Anthony與其他司機導遊同事的密切聯絡消息,並且也有超人的眼力,總能看到遙遠的他方草叢中的動靜。當然本人的配備不足,盡量勉力拍下草原上的動靜,只是難免有目標太過遙遠以致畫質不佳的情況,也就以自己畢竟不是專業來泰然處之了〜
~~跟Amy行萬里路,深度優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