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希臘首都雅典的衛城(Acropolis),是最著名的衛城。希臘與羅馬時代的城市都有衛城,意思就是在最頂端(acro–)城市(–polis)。 題外話,導遊跟我們介紹了幾個希臘文成為英文的常用字,其中"懼高症"(acrophobia)一詞就是從這裡來的: 表示acro–高、與懼怕–phobia的組合。
衛城復原意象圖
雅典的衛城是由平頂岩構成,海拔150米,但其實不是雅典最高處,因為最高處山坡太陡,無法建大型的神殿區。雅典的衛城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希臘境內十七個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的一個。
雅典衛城內主要是供奉雅典保護神雅典娜的巴特農神殿。原先巴特農神殿大約是在西元前490年馬拉松戰役取勝後建立的。但舊巴特農神殿還沒完成,便在西元前480年波希戰爭時,因波斯人入侵而與古代神殿及其他石製建築一起被夷平與燒毀。
之後大部份的神殿在雅典的黃金時代(西元前460年–西元前430年)重建。在公元前5世紀,雅典衛城終於成形。
衛城位置分配圖(網路下載)
雅典衛城入口被稱為衛城山門(Propylaea)。我之前在介紹約旦羅馬時期的古城傑拉希(Jerash)的阿提米斯神殿時,也有提到這裏有個"Propylaea of Temple of Artemis",就是阿提米斯神殿的山門(Propylaea)的意思。(參見http://amylinr.pixnet.net/blog/post/56707515) 這裡附帶提一下,希臘人的阿提米斯(Artemis)女神就是黛安娜女神,也就是月亮女神、狩獵女神的意思。 由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希臘人的重要神殿常有山門Propylaea的建造。
雅典衛城的山門:
我之前在雅典買的書,書上衛城山門的復原意象圖顯示原來山門應該長這樣:
在整個衛城正中間是巴特農神殿(由Athena Parthenos而來,就是純潔的(virgin)雅典娜):
希臘當局從1983年就開始整修衛城的巴特農神殿,第一階段在2009完成;接續下來在2011-13年進行第二階段的整修。 今天看到神殿比較白的大理石就是後來補上的石頭的顏色:
巴特農神殿修復說明版
原先的巴特農神殿內應該有一尊巨大的雅典娜女神像,書上的示意圖參見下圖; 可以從示意圖右手邊一個人形的大小,比較出神像的尺寸大小:
衛城另一個顯著的建築是神殿旁對側的厄瑞克忒翁廟(Erechtheion–名字是根據據說是雅典第一個國王Erichthonius而來)與女像柱:
厄瑞克忒翁廟屬於早期修復的神廟,在1979-87年間就已經進行第一期的修復,修復說明看板:
另外這裡原來旁邊有宙斯的祭壇,與勝利女神Nike的神殿等等,現在都不完整。我就順便將書上勝利女神殿意象圖也貼上給大家參考一下:
另外從衛城向東南方看,衛城外有劇場,稱為酒神劇場(Theater of Dionysos )(地圖上的紅色半圓形區):
我從書上找到復原意象圖,很氣派:
在衛城西南邊上有另一個劇場,稱為赫羅狄斯˙阿提庫斯半圓形劇場(Odeon of Herodes Atticus–是以西元2世紀雅典的首長Herodes Atticus命名)(地圖上藍色半圓形區)。 這劇場在1950年修復,以作為從1955年開始每年夏天雅典藝術節表演的場地。
劇場的入口
劇場外牆是今年藝術節的海報
台灣的雲門舞集曾在2005年受邀到此表演《流浪者之歌》,當時Amy我參與了台灣觀眾組成的一團特別團去希臘旅遊的規劃,特別安排看雲門演出,我們就是在這裡看表演的。
從劇場內看劇場一隅:
在此演出的《流浪者之歌》一景:
在此演出的《流浪者之歌》最後一景(稻子排列的涅槃意象):
我還是從書上找了原來劇場的樣子的意象圖給大家看,劇場舞台後面一片原來應當裝點的都是壯觀的雕像:
從衛城也可以遠眺宙斯神殿:
這宙斯神殿只剩下幾根柱子:
但是原來應該是長這樣:
另外我們從衛城遠眺古雅典市集(Agora)區與赫斐斯托斯神廟(Temple of Hephaisteion-冶金鍛鑄之神,據說他的妻子是愛神Aphrodite):
赫斐斯托斯神廟與市集附近原來樣子示意圖:
從衛城上可以俯瞰整個古蹟區大約是以上介紹的幾個重要建築,我下一篇再來介紹衛城博物館。
~~Amy跟行萬里路, 深度優質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