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系列的文章我已經介紹與分享了此次肯亞與坦尚尼亞旅行看到的獅子、花豹、 獵豹、非洲象、非洲水牛,這非洲五霸的照片,這篇繼續來介紹犀牛〜

因為我肯亞遊記中間穿插了介紹聖經動物沙番與《遠離非洲》電影原著作者的逸事,所以先來複習一下所謂【非洲五霸】的名單:這五種動物是獅、非洲象、非洲水牛、花豹、和犀牛。這五霸的名稱源自在白人於19世紀風靡狩獵的年代,因為這五種動物難以獵捕而給它們的稱呼。另外還有【非洲五傑】,分別是獵豹(cheetah),河馬(hippo),長頸鹿(giraffe),鱷魚(Nile crocodile),與鬣狗(hyena)。我們此次旅行是五霸與五傑都有看到,這篇來分享五霸的犀牛這個大型動物的照片。 

在甜水區附近的Ol Pejeta Conservancy看到的犀牛家族:

DSCN0324R   

DSCN0326R  

DSCN0315R  

喜歡看《國家地理雜誌》頻道的人最近或許會看到有一個節目叫做"Photo Ark",中文名字是"光影保護",這是攝影師Joel Sartore有感於我們人類這數十年來破壞環境造成地球生物的絕種,恐怕很多動物如果現在沒有留下它們的影像紀錄,將來連它們長啥樣都不知道,因此才有這個為地球每一種動物都留下影像的計畫。 

也因為有"光影保護"這個節目,大家在看《國家地理頻道》時也會看到攝影師Joel Sartore為全世界犀牛保護的公益廣告。目前全世界僅存三隻非洲北方白犀牛,都已非常老邁,再也無法自行繁殖,所以專家認為除非為北方白犀牛做幹細胞複製成功,否則北方白犀牛應該遲早會絕種! 而且如果不保護其他犀牛的話,犀牛這個動物會在野外絕種(只剩動物園裡的嬌客),這是促使《國家地理頻道》最近密集播出保護犀牛廣告的原因。

國家地理頻道"Photo Ark"的網頁介紹: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org/projects/photo-ark/

分享照片前先介紹一下犀牛〜

按照世界野生動物組織(WWF)的分類,犀牛可以分為五大類,分別是:非洲黑犀牛、非洲白犀牛(又分為北方白犀牛,與南方白犀牛)、印度單角犀牛、亞洲爪哇犀牛、與亞洲蘇門答臘犀牛。其中除了南方白犀牛因為數十年的保護與復育回復到還有上萬隻,因此列為接近威脅保護 (NT) 等級,與印度單角犀牛屬於易滅絕(VU)等級,其他三類犀牛都屬於極接近瀕臨絕種(CR)等級。

WWF的動物保護分類表(維基百科下載):

512px-Status_iucn3.1.svg   

如果要知道五類犀牛的長相與保護等級,可以看WWF網站簡單介紹:

https://www.worldwildlife.org/pages/rhino-facts-and-species

根據以上介紹,黑犀牛很稀少,而北方白犀牛更只剩三隻。並且幾乎肯亞的黑犀牛,與僅存的白犀牛都有荷槍實彈的警衛保護巡守,所以我們在肯亞野外看到的犀牛當然都是屬於南方白犀牛的品種!下面是幾張照片:

DSCN0312R   

DSCN0855R  

DSCN0860R  

DSCN0863R  

WWF的網站可以看到五種犀牛的外貌大概有何差異,這裡介紹如何分辨黑犀牛與白犀牛、與分辨北方白犀牛跟南方白犀牛的長相〜 

去過非洲看動物之旅的人大概都知道白犀牛跟黑犀牛不是一個白色一個黑色,其實二者身體幾乎都是灰色,它們的分別是嘴巴的形狀長相不一樣。所謂的白犀牛(white rhinoceros)其實又叫做方嘴犀牛(square-lipped rhinoceros),就是它們的嘴型是方形的,它們以吃草為生,從下方照片可以看得很清楚:

DSCN0323R   

至於白犀牛這名字是誤植,因為最早來此狩獵的荷蘭人稱白犀牛為"wijd",這是英文"wide"(寬嘴)的意思;可是後來的英國人誤以為白犀牛名字是"white",才叫它們白犀牛。

黑犀牛的以吃樹葉為生,因此它的嘴是尖嘴好咬樹上的葉子,所以黑犀牛又叫做尖嘴犀牛(hook-lipped rhinoceros)。我們雖然沒有看到野生的黑犀牛,但在甜水保護區有一隻被圈養的黑犀牛,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嘴是尖形的:

DSCN0495R   

DSC07749R  

導遊用樹葉吸引黑犀牛過來,黑犀牛吃樹葉;白犀牛則吃草。

DSC07745R   

在吃草的白犀牛:

DSCN0318R   

除了嘴型與食物的差別,白犀牛與黑犀牛的體型也有差異。白犀牛體型較大,成年的白犀牛體重可達2000公斤,高度約2公尺;黑犀牛則體型略小,約1600-1800公斤,高約1.5公尺。 

至於北方白犀牛與南方白犀牛的差別就比較細緻了〜北方白犀牛的體型比南方白犀牛小,所以南方白犀牛是非洲三種犀牛裡最大隻的。北方白犀牛體型可能1800-2000公斤,但南方白犀牛體型可達2400公斤重。另一個差異是北方白犀牛的犀牛角比南方白犀牛的角小,身體背後線條比較直;南方白犀牛則肩膀比後背較高,身體比較有弧形,甚至可以看到肋骨的曲線。

因為北方白犀牛幾乎絕種,我從維基百科下載一隻已經過世的聖地牙哥動物園的北方白犀牛比較:

Northern_White_Rhinoceros_Angalifu  

這是我們在肯亞看到的南方白犀牛:

DSCN0320R   

維基百科下載印度單角犀牛(V)、蘇門答臘犀牛(IV)、非洲黑犀牛(VI-左)、與非洲白犀牛(VI-右)的體型與體態示意圖:

Rhino_size_comparisonR   

犀牛因為有犀牛角,所以成為盜獵者的對象;特別是中國人以犀牛角為藥材,更是造成犀牛絕種的原因。現在全世界都在保護犀牛,但是只要需求仍在,利之所趨並無法真正阻止犀牛盜獵。我們在網站上還是可以看到被割去犀牛角後的犀牛屍體,真是慘不忍睹!

為了防止盜獵,現在保育單位將許多犀牛的牛角位置裝上GPS之類的晶片。儘管如此,還是無法防止盜獵,只是已經裝置的GPS可以幫助保育警察找到盜獵者的位置,或有機會將盜獵者繩之以法。看了這巨大卻脆弱的動物,有感於人類的貪婪; 旅行讓我們在親眼見到這些野生動物後,更可以了解保護動物與大自然的重要,甚至支持保育單位的工作;這樣,我們的旅行會更有價值!

P.S.: 文章寫成後剛好看到這個全世界僅存的北方白犀牛的新聞相當感慨人類的私心造成地球物種的滅絕!希望大家看我非洲系列的文章可以提升對動物保育的意識啊~~ 

https://tw.news.yahoo.com/%E9%9D%A2%E5%B0%8D%E7%B5%95%E7%A8%AE%E7%9A%84%E8%A1%A8%E6%83%85-%E5%85%A8%E7%90%83%E5%94%AF-%E9%9B%84%E6%80%A7%E5%8C%97%E7%99%BD%E7%8A%80%E7%85%A7%E7%89%87%E6%9B%9D%E5%85%89-%E7%A5%9E%E6%83%85%E8%90%BD%E5%AF%9E%E4%BB%A4%E4%BA%BA%E5%BF%83%E7%A2%8E-013120410.html

P.S. 2: 最近一個網站在票選補助三個保護犀牛的非營利團體的活動 我也貼一下這活動網站 歡迎剛好看到的朋友也關心投票 讓需要資金的犀牛保育團體可以得到贊助~~

https://www.safaribookings.com/blog/african-wildlife-conservation-rhino-donation-campaign

 

~~跟Amy行萬里路,深度優質喔~~

arrow
arrow

    幸慧 amylin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