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說的是伏爾塔瓦河右岸為主的景點,這篇說說左岸的景點。布拉格左岸最重要的景觀為布拉格城堡和聖維特教堂。

 

布拉格城堡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的小山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皇宮區的大門之一

65pic    

 

布拉格城堡區是世界最大的古城堡。這座城堡包括捷克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王宮,也是西元1618年引發歐洲第一次大戰–三十年戰爭的第二次「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Defenestrations of Prague後面詳述)的發生地點。捷克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的歷屆總統也都在此辦公。下面先貼一些照片觀賞:

 

進入第一個大門時碰到剛交班下崗的警衛隊

66pic  

 

進入城堡區的第一個廣場

67pic  

 

第二個大門

68pic  

 

進入後的廣場可以俯瞰整個布拉格,不過這天早上霧氣瀰漫看得不清楚。

69pic  

 

皇宮區之一

70pic  

 

第二廣場內原先用煤油的路燈

71pic  

 

皇宮區另一個建築物,現在作為博物館使用。

72pic  

 

博物館中庭

73pic  

 

城堡的皇宮區有開放幾個地方可以入內參觀,裡面收藏著捷克國王的王冠複製品(正品在聖維特教堂內),還收藏有16到18世紀歐洲各國繪畫等,不過因為現在室內拍照要另外付費,所以這裡我們就沒有照片。

 

在皇宮區看到一片窗戶,導遊指著其中一面告訴我們這就是第二次「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Defenestrations of Prague)的窗戶,因為這在捷克歷史與歐洲歷史都很重要,我就來說說這個歷史事件。

 

照片中間那排窗戶二樓窗戶就是第二次「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的窗戶

74pic  

 

我前一篇文章有說捷克人民其實一直有著追求民族自主與宗教自由的性格,這樣的民族性塑造出捷克這個國家豐富的歷史與文學藝術成就。 前篇說到15世紀宗教改革的先驅胡斯(Jan Hus)被神聖羅馬皇帝燒死後,支持胡斯的捷克民眾發生暴動;在1419年國王將胡斯支持者主導的市議會解散另派天主教徒擔任議員,一位胡斯改革派的牧師帶領群眾包圍布拉格新市政廳抗議,在抗議活動中激動的群眾衝入市政廳將市長及市議員共7人從市政廳的窗戶丟出去,這是第一次的「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

 

布拉格扔出窗外版畫(網路下載)

Defenestration-prague-1618  

 

胡斯運動雖然斷斷續續,但相對捷克人還是爭取到一部份的宗教改革自由。但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1617年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為捷克的國王,斐迪南是一名白目的狂熱天主教徒,因此對捷克信仰胡斯運動的新教徒進行大規模的迫害,拆毀他們的教堂。於是在1618年布拉格的新教徒發動起義,衝進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將兩名神聖羅馬帝國的大臣及一位書記官3人從城堡窗口扔出去,這就是「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就是從照片上方的那個窗口把人扔出去的。(大約三層樓高)

 

三位神聖羅馬帝國的官員因為墜落到下方的堆肥堆裏沒有被摔死,隨即逃至斐迪南國王處報告。西元1619年新教徒成立臨時政府,由30位成員組成,推舉腓特烈五世為王,宣佈波希米亞獨立,引發神聖羅馬帝國征討的白山之戰〜

 

白山之戰裡捷克宗教民族改革者戰敗,但之後因為神聖羅馬對捷克的嚴酷處置 繼續引發一串戰爭,甚至牽引神聖羅馬帝國下面各個王國互戰,歐洲其他國家都被捲入選邊戰,造成影響歐洲深遠,幾乎可以稱為17世紀的歐洲大戰的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

 

三十年戰爭最後以哈布斯堡皇室戰敗並簽訂《西發里亞和約》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滅了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波蘭北部被消滅了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西里西亞(Silesia–德國、波蘭、與捷克三國交界的地區)被消滅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將近一半死亡,十分慘烈。

 

皇宮區的旁邊是顯著的聖維特教堂 (St. Vita Cathedral)〜

75pic  

 

聖維特的根基起源於西元十世紀聖瓦次拉夫國王(920-929,Wenceslaus)在布拉格城堡中創立奉獻給聖人維特的圓形大廳。聖瓦次拉夫國王因生前致力於傳揚天主教,死後被封聖,被視為捷克人的保護神。

 

聖瓦次拉夫國王去世的西元929年也被視為捷克的建國年代,從此之後任何人出任捷克的國王,都必須到布拉格接受「聖瓦次拉夫王冠(複製品在皇宮內,正品就在聖維特教堂內)」加冕典禮。

 

現在的教堂興建於14世紀查理四世時代,這裡是布拉格大主教區的主教座堂。查理四世將它建成全捷克最大的哥德式大教堂,兩座尖塔高達97公尺。此後歷代多有修建,直到西元1929年聖瓦次拉夫過世滿一千年的紀念年才算完成現在的規模。我們簡單的來看看照片吧:

 

西面入口的玫瑰花窗

76pic  

 

西面入口一進來可以看到聖維特教堂最有名的花窗〜捷克畫家慕夏(Mucha)所創作的花窗:

 

77pic  

 

看一下細部就很慕夏啦!

78pic  

 

細部: 畫面中的小孩子是聖瓦次拉夫國王,畫面左邊的女士是國王的祖母、 也被封為聖人的聖呂米拉(St. Ludmila)。

 

79pic  

 

聖瓦次拉夫的媽媽是異教徒,國王是被祖母撫養長大,祖母與國王都虔誠信仰上帝。據說瓦次拉夫的媽媽看不慣婆婆與兒子花太多時間在宗教上,把婆婆悶死;至於聖瓦次拉夫則是被弟弟派人刺殺篡位,真是性格激烈的皇室! (事實上後來捷克歷代不乏兄弟、叔姪互相刺殺、暗殺爭皇位的事,這個民族很激烈的。)

 

對於慕夏(Alfons Maria Mucha,1860-1939)風格不很孰悉的人,我貼一下他的春夏秋冬系列給大家比較一下(網路下載):

 

80pic  

 

聖維特教堂是歷史上第一個用雙拱頂(double vault )的教堂,是以14世紀發明這設計的捷克建築師Parler命名為Parler vault:

 

81pic  

 

雙拱頂與單拱頂(single vault,又可稱為鼠蹊拱頂groin vault)的差別可以比較上圖與下圖看出來:

 

82pic  

 

聖維特教堂起源於聖瓦次拉夫的小圓頂教堂,所以查理四世在擴建時把原來小教堂包進去,這拱門後面就是最早的聖瓦次拉夫教堂:

 

83pic  

 

教堂內部長這樣:

 

84pic  

 

照片左下方有一個門,這門是上鎖的,捷克王室的「聖瓦次拉夫王冠」與權杖就鎖在這裡面:

 

85pic  

 

聖人John of Nepomuk的銀棺

 

86pic  

 

在教堂內靠近聖瓦次拉夫小圓頂教堂的附近有一個很大的銀棺,約兩層樓高,是聖人John of Nepomuk的銀棺木,非常壯觀!  

 

87pic  

 

這位聖人是西元14世紀布拉格的大主教,但是因為跟當時的國王瓦次拉夫四世不和,所以被國王從查理橋丟下伏爾塔瓦河,因而淹死。 當他淹死時從伏爾塔瓦河升起了五顆星星,象徵他已經成聖;所以如果看到頭上有五顆星星的聖人雕像就是John of Nepomuk。

 

但是為何John of Nepomuk會被國王丟入河裡呢? 有兩種說法:一則是說當時國王要任命一個修道院的院長,國王屬意的是屬於亞維儂主教區的修士,但是羅馬的天主教廷支持的是另一派的修士;結果投票時時任布拉格大主教的John of Nepomuk投給了教皇的候選人,因此激怒了國王。

 

另一則說法是說國王懷疑皇后有情夫;皇后心情不好時常去跟John of Nepomuk大主教告解,因此國王逼問大主教要他說出皇后告解的內容,但大主教不願意透漏職業機密,(現代法律允許律師、心理醫師、神父都不可以透漏客人的秘密),所以國王生氣了才把他丟到河裡。 這一說法在捷克後來的史料中有記載,因此天主教徒把John of Nepomuk視為第一位因為為保護告解的會眾而殉道的聖人;另因為他是被丟入河中,也被視為防止河水氾濫的聖人。

 

從布拉格兩次丟出窗外事件、與上面大主教被丟下河裡事件,看得出來捷克民族性格的激烈性是很一致的喔! 也難怪在鐵幕下會發生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抗議,最後以被蘇聯與華沙公約聯軍鎮壓收場!

 

因為John of Nepomuk是被從查理橋丟到河裡,所以查理橋上有紀念他被丟下去的地方〜

 

88pic  

89pic  

 

最後我來說說聖維特教堂的花窗,前面有說最有名的是慕夏的作品,但是其實聖維特的每一面花窗的窗框造型各異,每一面的花窗也各具不同風格,是相當有特色的教堂,我貼一些比較一下:

 

90pic  

91pic  

92pic  

93pic  

 

聖維特教堂南邊的大門被稱為金門,國王加冕時是從這裡進入教堂〜

 

94pic  

 

聖維特教堂的東面(後方~可以看到飛扶臂 flying buttress)

 

95pic  

 

聖維特教堂就在從城堡區,可以俯瞰布拉格~

 

96pic  

 

聖維特教堂的後方是聖喬治教堂

 

97pic  

 

從聖喬治教堂旁的巷子走不遠就是卡夫卡曾短暫住過的黃金巷(Golden Lane),我留到下一篇介紹。

 

~~跟Amy行萬里路, 深度優質喔~~

arrow
arrow

    幸慧 amylin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