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的淺見是南美國家中以秘魯的文明淵源最為長遠,因此一般秘魯旅遊的重要景點,包括:納茲卡線(Nazca Lines)、馬丘比丘(Machu Picchu)、的的喀喀湖區(Titicaca)、與某些行程會去的北部的昌昌古城(Chan Chan),都是古文明遺跡。我常以為旅行不是只看景物,遊客們在參觀這些景點時若不趁機了解一些該地歷史背景,難免陷入霧中看花〜美則美矣,之後想起走過的地方一片模糊〜就可惜了!

因此在介紹納茲卡線之前,喜愛古文明的我自然要藉這機會大致介紹秘魯的古文明。

首先開場、下面是在秘魯首都利馬(Lima)著名的專門收藏前哥倫布時期(指的是西方殖民之前)古文物的拉爾科考古博物館(Museo Rafael Larco Herrera;英文Largo Museum)照的祕魯古文明對應地理分區的歷史時間軸圖表:

DSC06399RR  

圖表看起來不難,橫軸是祕魯分區,縱軸是時間線,對應的格子就是當時期的文化名稱。(因為祕魯各古文明沒有明確書寫文字流傳,這些文明的名稱是後來的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根據發現文明遺跡之地所命名的。)

拉爾科博物館是創辦人拉斐爾˙拉爾科˙奧依拉(Rafael Larco Hoyla,1901-1966)以其父拉斐爾˙拉爾科˙埃雷拉名字命名的私人博物館。拉斐爾˙拉爾科˙奧依拉家族以種植甘蔗致富,他本人則非常喜愛考古與歷史,終生收集4萬餘件前殖民時期的文物。他以40餘年孜孜不倦的研究,著書20餘部,對秘魯前印加時期的文明史做了明確的編年和分期。 

博物館內Rafael Larco Hoyla畫像

Larco

由於拉斐爾˙拉爾科所學專業是農業,他對土質層很有研究。經過大量的挖掘後,拉斐爾˙拉爾科在30年代就已發現了我們現在所說的El Nino(聖嬰)現象,指出這種大約每20年一次的現象帶來的大水都使地表覆蓋上一層淤泥,並在淤泥層中間埋藏著一些古陶器。在對挖掘出的大量陶器進行研究後,拉斐爾˙拉爾科把秘魯前殖民時期的歷史劃分出以下七個時期: 

前陶器時代,自西元前8000年至西元前2000年;

陶器時代初期,自西元前2000年至西元前1250年;

文明成型時代,自西元前1250年至西元1年;

巔峰時代,自西元1年至800年;

文化融合期,西元800年至1300年;

印加帝國時期,西元1300年至1532年;

西班牙征服期,西元1532年。 

我們在帕拉卡斯(Paracas)地區坐小飛機所看的納茲卡線就是屬於海岸南部地區在西元一世紀到西元八世紀期間(稱為巔峰時期Ague Epoca,Apogee Epoch)當地的帕拉卡斯文明與納茲卡文明時期的遺跡〜

從拉爾科考古博物館(Museo Rafael Larco Herrera)的祕魯文明時期看板來看,祕魯的文明可以上推到一萬年前;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殖民前的遺跡大約都是屬於西元前1250年開始到西元後1532年(印加被滅)的這一段約三千年左右的文明。 一般我們比較知道的有:

▓ 我們參觀鳥島的地區的帕拉卡斯(Paracas)文明與納茲卡(Nazca)文明〜

帕拉卡斯文明時期的陶壺(Museo Rafael Larco Herrera收藏)

DSC06472  

充滿線條的納茲卡文明的陶鼓(Museo Rafael Larco Herrera收藏)

DSC06478   

▓ 中北部山區的查文文明(Chavin Culture)〜

以考古出土地點Chavín de Huantar命名,此地跟納茲卡線一樣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列的世界文化遺產。(Wikipedia下載)

Chavín_de_Huántar  

查文文明的金腰帶(Museo Rafael Larco Herrera收藏)(Wikipedia下載)

Chavinmuseolarco  

▓ 南部山區的蒂瓦納庫(Tiahuanaco)文明、Huari文明(的的喀喀地區屬於此一文明),兩者後來影響印加文明甚深。 

Huari文明的織布(Museo Rafael Larco Herrera收藏)

DSC06527  

DSC06512R  

▓ 北部海岸區的莫奇卡(Mochica)文明、與奇穆(Chimu)文明(昌昌古城屬於此一文明遺跡)〜

莫奇卡文明時期的陶盤充滿藝術性(Museo Rafael Larco Herrera收藏)

DSC06446  

莫奇卡文明時期的戰士陶壺(Museo Rafael Larco Herrera收藏)

DSC06544  

奇穆(Chimu)文明時期的金胸飾(Museo Rafael Larco Herrera收藏)

DSC06632   

保存極好的昌昌古城也是UNESCO認列的世界文化遺產(網路下載):

chan-chan   

在祕魯年表中屬於文化融合期的山地區(Sierra)還有一個比較少為人知、但是非常神秘的Chachapoyas文明。這個文明身在北部地區的安地斯山脈,建物或坐落山上、或沿山崖壁而鑿,都是人煙難及之地。因為地形險惡,近代考古學家即便要到這個文明所在地區也是非常困難,而且安地斯山常有山嵐繚繞,所以考古學家稱這個民族是正牌的雲端戰士(Cloud warriors)!

Chachapoyas的山崖建物 (網路下載)

islider4_  

Chachapoyas 的山岩上的墳墓前人物雕像(網路下載)

chachapoyas   

上面說的這幾個巔峰期的文明(不包括較早的查文文明)逐漸互相影響,稱為文化融合時期(西元9世紀〜西元14世紀)。之後幾個不同文明與王國都被印加帝國統一,而印加則或多或少承襲以上各地的文明融合成印加文明。我從網路下載一個比較簡單版的祕魯年表大事記整合一下:

Photo-20160315234347909   

最後,再簡單說一下祕魯文明大事略:

① 約三千年前,秘魯中部安第斯山區出現了查文文化 (Chavin),一般認為這是影響秘魯日後其他文化的基礎。他們愛用石頭建築,能製造精美的金器,亦崇拜美洲豹。查文文化時間從西元前10世紀到西元前3世紀,延續大約700年。

② 同時期祕魯北部海岸區也出現Vicús與Cupisnique文明。這兩個文明也已經使用後來印加帝國象徵世界天、地、地下的象徵動物,因此同樣影響了秘魯的其他後來文明。例如下面在拉爾科博物館收藏的陶器有美洲豹(jaguar或puma)形象的陶器(左二)(象徵[地])、貓頭鷹陶器(右二)(象徵[天])、(後來印加是以美洲禿鷹為象徵)、蛇圖形陶器(右一)(象徵[地下]);學者認為這些象形陶器都是祭祀時的器物。 

DSC06411  

③ 在秘魯南部山區和玻利維亞邊境的的喀喀湖(Lago Titicaca)的附近,約在公元1至9世紀出現了蒂瓦納庫帝國 (Tiahuanaco/Tiwanaku),因為與印加起源於同區,他們對以後的印加文明(Inca)有很大影響。 

④ 與蒂瓦納庫文明同一時間,秘魯北部海岸和南部海岸分別出現了莫奇卡文明 (Mochica)和納斯卡文明 (Nazca)。莫奇卡人建有金字塔,陶器製造技術發達。納斯卡人則似乎擅長保存物品的技術,他們的印染紡織品很優秀,染料能保持千年不退;但更有名的是他們的祖先在地上遺下的巨型線條圖案 (Nazca Lines),它們的用途至今未有定論〜 

⑤ 從西元7世紀到西元1438年期間,秘魯誕生了多個從都市發展出來的國家,當中以秘魯北部海岸的奇穆王國(Chimu)最為繁盛,首都昌昌(Chan Chan)建築宏偉。這段時期直至印加帝國的崛起而結束。 

⑥ 印加文明(Inca)最早出現於約西元1200年,活動範圍亦只限於庫斯科(Cuzco)一帶。到了西元1438年印加王Pachacuti即位,把帝國版圖大為擴張。但只維持了一百年左右,便被西班牙殖民者所滅。印加極盛時期版圖大約就是今天的祕魯國境再北南各延伸,北到今天厄瓜多的首都基多一帶,南到今天智利的首都聖地牙哥再往南些(網路下載):

IncaEmpireMap  

關於納茲卡文明會在介紹納茲卡線時再多說一點;而印加文明則在介紹馬丘比丘與庫斯科附近景點時一併再多介紹,敬請期待…

~~跟Amy行萬里路,深度優質喔~~ 

arrow
arrow

    幸慧 amylin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